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通知》等有关要求,我市组织开展了《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规划草案。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实施性,本着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原则,现进行总规草案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时间为2023年3月7日至2023年4月5日,为期30天。
一、公示渠道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http://zrzyj.zwsell.com/
微信公众号: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意见反馈方式
电子邮箱:gtkjghk@ta.shandong.cn
邮寄地址: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382号建设大厦1011室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
邮编271000
(邮件标题请注明“泰安总规意见建议”字样)
热忱期待您积极参与,请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附件:《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pdf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3月7日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通知》等有关要求,我市组织开展了《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规划草案。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实施性,本着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原则,现进行总规草案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一、《规划》的必要性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通知》等有关要求,我市组织开展了《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
二、《规划》的编审过程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2019年我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泰安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开展规划编制。2019年至2021年6月,开展调研,完成双评估、双评价及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等9项专题研究,形成规划中期成果。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完成作为规划编制核心内容的“三区三线”国家试点和正式划定工作,2022年10月14日划定成果经自然资源部批准实施。2022年12月6日规划成果通过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2023年2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召开专题会对《总规》进行了研究把关,规划成果已按照会议意见修改完善。下一步将按要求履行相关程序,确保按时上报省政府。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
依托泰山的国际旅游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黄河下游新型工业基地。
2.发展目标
2025年:全面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优势显着增强;城乡空间品质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显着提高。
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省内提位次,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名旅游城市,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着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泰安,成为黄河流域山水宜居典范。
(二)国土空间格局
1.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保质保量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推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应保尽保。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管理,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根据城镇规模等级,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主体功能定位,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2.市域总体格局
市域构建“山城相依、田汶相畔”的整体开发保护格局。
农业空间格局:依据“稳粮、强蔬、优果、促畜、兴特色”思路,构建泰安市“两带九片”现代农业生产空间格局。
生态空间格局:以泰山为陆域生态的核心、东平湖为水域生态的核心,构建“泰山为宗镇万笏,五汶归湖化多廊”的生态格局。
城镇空间格局: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动城镇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一核引领、三轴集聚、多心联动”的城镇空间格局。
(三)历史文化保护
统筹市域历史文化整体保护。保护泰山、齐长城(泰安段)、京杭大运河(泰安段)三处世界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历史文化线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城市风貌特色
市域以泰山为核心,构建“一轴两带,一核六区”的魅力空间体系。
市辖区形成“泰山为凭、徂徕为望、汶流远抱、泮水为环、汶田为畔”景观空间关系。
中心城区按照“山为宗、轴为骨、水为脉、文为魂”的山水城市营造方法,打造特色空间,明确了从“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的城市发展方向。
(五)基础设施
落实省域规划,融入国家高铁网,加强区域轨道联系,构建“六纵两横六联”高速公路网和“九纵四横”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全域畅达的交通网络体系。
适应资源环境约束新要求,统筹推进水系统、能源、信息、安全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适度超前、功能强大、网络完善、布局合理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水平和防范灾害风险能力,提升国土空间支撑保障能力。
(六)实施管理
制定刚性弹性并举的规划传导体系,建立共享共用的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规划实施,确保泰安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