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运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是新时代下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国家审计的内涵
国家审计是国家机关实施的审计,是一种法定审计,由审计机关依法监督制约公共权力,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政府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审计本质上是国家治理的产物,也是国家治理的工具。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审计职能,运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运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必要性
——立足政治大局,服务社会发展。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运用政治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是由党中央和国家赋予审计的使命决定的。国家审计是一种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扞卫民生权益利益、推动社会高质发展为最终导向,是对国家治理过程中存在风险或问题进行从严从深的督查检查。审计机关不仅是国家机关,更是政治机关,这意味着审计机关要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提高政治站位,开拓政治视角,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审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把握时代脉搏,维护经济安全。“为国而审,为民而计”是审计的精神内核,运用政治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是由时代发展赋予审计的职责决定的。自西周起,始设宰夫,春秋战国,实行上计,秦汉御史,隋唐比部,开辟了古代审计监督之先河。在时代更迭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家审计始终肩担监督职责,维护社会经济安全。2018年3月,党中央组建中国共产党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构建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作为国家忠诚的“经济卫士”,时刻走在时代脉搏的前沿,以政治导向引领前行方向,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问题的端倪,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要求的内涵,全面履行国家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一以贯之地做好“经济体检”工作。
三、政治视角下开展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式
审计是政治生态下产生的国家治理手段,作为国家治理的触角,时刻跟随着党中央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方针而行动。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共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策跟踪审计、乡村振兴审计、扶贫专项审计、自然资源审计、国有企业改革审计等涵盖不同领域的审计类型应运而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审计机关应势而上,找准政治定位,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发展。
(一)推进反腐倡廉,监督权力运行。
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权利规范运行。在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代替人民群众“管权”、“用权”的体制下,权利运行和资金管理使用环节是腐败问题的“温床”和“高发区”。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最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新形势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靶向发力,重点围绕公共权力运行的集中点、业务流程实施的异常点、资金管理使用的薄弱点,根据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和岗位特点突出审计重点,着力监督检查其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重点查处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履职不到位、重大决策失当和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等问题。通过审计,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政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贪污腐败点进行直接击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文明。
(二)关注政策落实,促进深化改革。
实行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促进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审计署办公厅印发了《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施意见(试行)》,为规范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建立健全跟踪审计的长效机制,提升跟踪审计质量提供了制度化保障。自始,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政令畅通。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自觉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聚焦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创新审计理念,建立全链条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程跟踪式监督,打通将“顶层设计”贯彻到“现实实际”的最后一公里,保障政策平稳落地。披露政策贯彻过程中落实不到位的盲点、执行阻力大的难点、实施出问题的疑点等事项,同时揭示改革过程中设计不合理、措施不衔接、关系不协调、配套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体制机制障碍问题,严肃查处弄虚作假、隐瞒实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履职不到位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着力促进发展、改革、安全、绩效,增强改革动力、完善治理格局、提高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务宏观和全局管理。
(三)保障民众权益,增进民生福祉。
深入开展民生审计,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时代下民生问题涉及广泛,民生需求具有多层次、多种类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民生审计的高度综合性,包括了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涉及财政、财务、社会管理、人口、财政、生态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民生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密切相关领域的公共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国家建设发展战略导向,着重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推动各项民生政策贯彻执行。一是全面梳理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民生项目的审计力度,坚决保障民生资金的使用安全和效益,通过民生审计,推进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进民生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促进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政府管理效能的提升,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二是聚焦三农领域,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举措,深入开展“三资清理”审计、涉农资金审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等专项审计,服务乡村建设发展,以实际行动落实“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目标,推动国家惠民利民举措落到实处,促进政府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强力保障。
(四)围绕中心工作,聚焦社会热点。
扎实开展专项审计,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审计紧跟国家时事形势,围绕党和国家、政府工作重点,全力配合做好“六保”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国家新发展形势下,一是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力开展扶贫项目审计,把推动政策落实、规范资金管理、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绩效作为扶贫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加大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绩效的审计力度,推进扶贫审计全覆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严肃揭示侵害贫困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揭示影响和制约地方脱贫攻坚的关键问题和短板,深入查处套取骗取、挪用挤占扶贫资金,变相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严重违纪违规乱象,切实保障扶贫资金安全,促进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聚焦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开展防疫物资审计,在国家抗疫的关键时刻,积极融入全国疫情防控资金审计“一盘棋”工作布局中,加大对疫情应急资金、物资管理、捐赠款物的跟踪审计,保障防疫抗疫物资发挥真正成效,为赢得抗疫斗争发挥重要战斗堡垒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积极开展自然资源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型发展理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7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于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机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自然资源审计,着力揭示领导干部因履职不到位或者违规履职造成自然资源资产浪费、环境质量恶化等突出问题,促进领导干部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通过审计监督保障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社会绿色发展,打造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六)揭示风险隐患,维护经济安全。
加强金融及国有企业改革审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审计始终把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作为重要任务,密切关注金融、地方政府债务、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监管等领域风险,切实开展减税降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国有企业改革等审计,及时揭示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部分金融机构违规经营、企业投资经营风险管控薄弱等问题,大力推动有关方面及时完善防范措施,切实维护社会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
(七)提升投资绩效,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大投资审计监督,提升公共项目投资绩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着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就要把需求牵引和供给创造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力度,不断拓展投资空间。这对投资审计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要加大对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通过从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工程核算、项目运行效率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角度入手,紧盯项目管理、追踪资金流向、关注投资绩效,充分促进发挥政府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投资领域全面提质增效,服务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四、国家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国家审计始终坚定不移地在政治引领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着重治理社会发展中显现的问题弊病,防范经济运行中潜藏的风险隐患。从整个国家发展需要来看,国家审计已从关注“治已病”阶段转入重视“防未病”阶段,审计以更高的站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治己病。
1.发挥审计职责,揭示经济风险隐患。通过开展审计监督,多层次、多维度全面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揭露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各类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反映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风险隐患,立足全局,揭示和反映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发挥审计优势,释放经济发展潜力。通过审计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力度纵深的优势,通过推动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塞点,发现问题及时整治,解决阻碍经济运行的弊端,推动经济社会良好发展。
(二)防未病。
1.发挥审计功能,推动源头治理。审计着力推动源头治理,促进防患于未然。通过审计“把诊问脉”,对不良风险隐患及时发出预警,做到“未病先防”。通过审计一个单位,对具体问题“解剖麻雀”,提出防范措施,实现正本清源、源头堵漏;通过审计一类单位,对共性问题“全面会诊”,加强分析研判,实现准确把脉、系统调控。切实发挥扞卫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作用,推动审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2.发挥审计绩效,促进建章立制。审计通过及时研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推动地方针对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倒逼改革,提升“防未病”效能,防止屡审屡犯问题发生。使审计成果转化为依法治理的推动力,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审计在治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审计天眼”已经张开,“审计诊断”更加深入,相信随着国家审计工作持续、深入、有序推进,深化以政治眼光和视角来观察、审视、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必将进一步发挥“监督杠杆”作用,推动审计工作迈向新时代、呈现新特色、取得新成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肥城市best365提现多久到账_bt365开户_亚洲365世界杯 秦晓凡)
参考文献:
1. 李广智,牢记使命 促进审计监督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审计
2. 杨世武,高红玲,审计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讨.中国审计
3. 张俊,新中国70年审计事业发展历程.审计观察